查看原文
其他

投资定居不当,后人都翻不了身,区域巨变来临

小传姐 老干体 2021-09-23

全国人口分省数据总算基本上全部公布了,一张人口地图看去,城市贵贱、发展前景一目了然。

如果你不能做出最优选择,至少也要做出次优选择,家族后代的命运,从未像今天这样,与城市的发展和命运如此息息相关。


80后县城女局长的“荒芜”


1984年出生的俊俏,是山东一个县的副局长。在众人眼里,是当之无愧的成功人士。

但她并不开心,除了自己的人生与留在大城市的同学已经成为平行世界,两个孩子的未来,难道也要在这个县城里?

关键是,作为政府官员,她掌握的真实信息足以令人心惊:80%上以的经济发展项目是假的,真正有能力的人正在流出。

15年前大学毕业后,父亲认为不回县城当官,简直是“富贵不还乡,如衣锦夜行”。

依据父命,她考上了海洋与渔业局。中途到其他局过渡了一下,前年回到这个局当上了副局长,成为县城上流社会的一员。

丈夫也在国有单位上班,收入不错,虽天天酗酒,但做事靠谱。她自己虽然经常加班做个材料,但也算岁月静好。

只是,随着年岁渐长,她竟隐隐生出不安全感。相比留在大城市的同学,她的孩子,似乎从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了,成了个小镇青年。

而她那看起来还不错的收入,放在大都市动辄五六万元一平的房价面前,其实什么都不是。

有时,她会开车带着小孩去乡下父母家的房子看看。父亲虽然把她拽回了老家,自己却去了在惠州工作的儿子那里当保姆,任凭老家的院里野草疯长。

有一次,俊俏周末开到自家小院,看着空荡荡的小院里各种野花开得云霞般灿烂,却并不开心,险些哭出声来。

她感觉,自己就像这些野花,被强行安顿在这里,却并不重要,只是为了显示存在。

但父亲的算盘也落了空,女儿确实被留下来了,但儿子死活不回来,导致现在见了儿子就见不到女儿,念叨当年不如让俊俏去考老师,每年休个寒暑假,一家人还有机会一起凑凑。

更关键的是,这两年,她父母在惠州帮哥哥带孩子,似乎发现了南方的好了。有次在视频中对她说:“建议你退休也凑了去。”
“你让我留在山东,孩子也生在山东了,养成了个山东人了,现在让我去南方养老?”

上周,她又去给乡下的小院除草,那是父母心心念念的心灵家园。她一边除草,一边想,自己的人生是不是也像这小院一样,看似蓬蓬勃勃,其实正在荒芜。

看着现在打破头回乡考公的90后甚至00后,她有说不出来的感觉。那些领导的子女,早已在省城甚至国外定居,而普通人员的小孩才会回县城考公。

当然,也不排除有些领导的小孩回县城,只是为了刷基层工作经历。



多少县城会成“佛坪”

虽然中部塌陷的问题讨论了很多年,但从七普人口数量看,还是塌得令人触目惊心。除了武汉、长沙、郑州、合肥、西安等省会城市,其他城市几乎全绿。如果今后要置业或者工作,除了省会,其他城市根本不应考虑。

新、青因未公布人口数据,暂缺。


有趣的是,除了东北的绿油油一片,几乎所有的边疆省份都在增长。包括内蒙古在内,几乎围成了一个圆。这与中国历史上最可怕的虚边正好相反,形成了“实边虚心”的人口空间格局。
在内地,像20年前的产业梯度转移一样,人口正在向上级城市梯度转移,其基本路径是:以小学求学的名义,村民进入县城,乡镇和县城的进入地市或省会,省会的则出省进入一线城市。
中国历史上,除了战乱造成的大规模人口迁移,这次可能是波及面最广的大迁徙。用“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大迁移”来形容,丝毫不为过。
在这个背景下,有些城市虽然没有下降甚至尚有增长,但这是以“腾笼换鸟”的方式实现的,其原住民流失率高于人口统计流失率,因在过去十年,人口总量还是增长的,部分流失被新增长的人口数量抵消了你看看三亚超过50%、海口超过40%的人口增长,就大概能知道东三省人口去了哪里。而这其中,会有多少老哈尔滨人,可想而知。


面对这种大规模的“人口置换”,是与老市民还是与新市民相处,你要做好准备,这中间的气质差别还是很大的。不信的话,你看看黑龙江省三亚市的土客矛盾就知道了。而土客矛盾在中国历史上,曾经酿成一次超过2亿人口的死亡——太平天国战乱。

“废都”大批出现,土客矛盾频发,成熟的城市里,人口正在置换,其后果必然带来区域格局的大变化。

以前,人们在购房时要选择邻居,现在,人们在置业和就业时,必须要考虑城市的发展前景了。

否则,虽然有人对数据有疑问,但陕西佛坪县城人口8000、财政供养人员2000人的尴尬局面,难保不在你的县城出现。

或者可以确定的是,今年20年内,一定会有大批县城走到这一步。而到那里,现在25岁的你45岁,上有老下有小,你怎么办?

我一位朋友定居在百强县,爱人是公务员,自己也能赚钱。大半辈子下来,他在县政府旁边买了一个整单位的楼房,价值超过2000万元。

可经过这几轮房价暴涨,现在2000万元也就是杭州两套江景房的价值。尴尬在于,卖也不是,留着也不是。

其实在县城,哪怕是繁华的浙江县城,也在分化,如果不出意外,义乌这样的城市会成长为都市圈的核心城市,而有些传统的百强县,随着经济形态和区域格局的演化,被边缘化是现实的。毕竟,它们发展起来的时代和交通地理背景,已与今日完全不同。

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老公与他人的不同,也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县城与他城不同。

哪怕曾经的远东第二大都市哈尔滨,由于人口置换,正在面临严重的城市治理难题。用当地人玩笑话讲,现在哈尔滨市区回答“嗯呐”的比说“对”的还多。


一线城市城墙建成,世代空间彻底封闭

其实,人口流向代表的不仅是财富的流向,还有命运的流向。

还记得十年前,由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高企,年轻人兴起了一股逃离北上广的运动。

结果不出几年,年轻人以更汹涌的潮流大步冲进了一线城市。甚至杭州成都这样的二线城市,也以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体量向一线城市发起冲击,速度快得连地铁都来不及修。

但在躺平之前,年轻人仍然试图作过反抗,比如人不逃离、就业在一线城市,但在三四线城市为自己弄个窝,好歹也是有房一族。

最典型的案例是那位在曾经的黑龙江第二大城市鹤岗置业的朋友。2019年11月底,在拉萨工作的湖北小哥许康在黑龙江鹤岗花3万元买了房套子。由于2020年上半年没有收入,不得已在去年二月以2.2万元的价格卖出,以亏损的结局铩羽而归。

其实,前些年这样打算的朋友不少,至少我认识的不少在杭州工作的安徽江西朋友,选择了在老家置业,并引发了一波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的热潮。结果时日不长,作为资产,那些城市的房价涨幅完全不是一线城市的对手。两厢对比之下,他们只好抛掉了老家的房产,重新试图在杭州置业。且不论是否可作第一居所,但至少作为资产配置,目前是合乎增值期望的。

其实,在非核心城市置业和工作,影响的绝不止一代人。大概在20年前,中国城市间基本上是“平”的,哪怕是上海,与鹤岗这样的城市房价也没有差到天上地下的程度,人们的富裕程度,也未必如今天这样悬殊。

但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,以及最近20年来城市化、以及现在开启的都市化潮流的狂飙突进,一线城市成功地建起了坚不可摧的高大城墙。至今还未上车的,今后上车的可能性越来越低。

换句话说,如果你现在还守在三四线城市,如果以后想进入一线城市,或想为后人在一线城市谋个不错的发展机会,难度将会是二十年前的几十倍。且随着城市门槛的巩固,其“城墙”将愈加坚不可摧。

现在还在回流县城工作的年轻人,十几年后,必将尝到苦果。今日的选择,不仅决定自己的命运,也将决定后代的命运。

人类一碰到困难,就特别容易“找妈”。而对很多人来说,竞争压力很小的小县城,几乎就是这样的一个“妈”。当她们在大城市遇到困难时,回小县城工作或嫁人,就成了一个避风港式的出路。
但实际上,据我的观察,哪怕在浙江这样县域经济极其发达的省份,县城的衰退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。绝大多数的优秀青年,还是会选择留在大都市工作和生活。
曾经我对一个姑娘说,你从杭州回小县城,属于“降维打击”,工作好找,婆家易寻。而一旦到了县城,再想回杭州上班,几乎就是三级跳的高攀。概因你刚毕业的时候是靠学校的招牌,而工作一段时间之后,就是靠你上一份工作了,在小县城里工作过的人,无论心智还是能力,都是令人存疑的。
“1980 年代,很多中县干部千方百计回家就业,不愿留在大城市,现在,他们的女子就业时,则是千方百计留在大城市。”这是北大博士冯军旗的《中县观察》。

以前,人们常常将城里的水泥建筑称作都市森林,现在,森林正在重回人们熟悉的故乡,至少东三省已全面绿化。

人们常常回忆童年的故乡小木屋,现在,森林正在成长,都市正在成长,这是我们今后几代人必须做出的选择。或者说,我们要尽量为后人谋一个发达地区的安身立命之所。



点我!点我!关注我!

记录家传、创业史小传姐

13065706510




继续阅读


依空间经济学,甘肃马拉松重大伤亡事件,不过是正常表现


上海东方头条专访家传创始人朱子一:打造每个人的历史博物馆
钱江晚报:你想留下属于自己的家族传记吗?现在可以轻松搞定

分享

点赞

在看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